
〔正襟危坐〕正襟:把衣襟整理好。危坐:端正地坐着。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。
◎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宋忠、贾谊瞿然而悟,猎缨正襟危坐。”
◎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苏子愀然,正襟危坐而问客曰:‘何为其然也?’”
◎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一八回:“痴珠正襟危坐,朗吟东坡的《水调歌头》。”
◎郁达夫《迷羊》四:“我把那些妄念辟了一辟清,把头上的长发理了一理,正襟危坐。”
▲也作“整襟危坐”。
◎宋·朱翌《八月十四夜对月效李长吉》诗:“整襟危坐天地默,不知夜漏下几刻。”
◎明·宗臣《赠许簿之海宁叙》:“先生整襟危坐,谢客曰:‘予非力不能内顾,吾耻不为也。’”
▲也作“正襟安坐”。
◎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录》卷一九:“昔贬涪州,过汉江,中流,船几覆,举舟之人皆号泣,伊川但正襟安坐,心存诚敬。”
▲也作“危坐正襟”。
◎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八三回:“那知船到大洋,忽然风浪大作……舟人慌乱,奚囊等俱大惊失色。素臣危坐正襟,不改常度。”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
〔正襟危坐〕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,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
整理服装仪容,端正的坐好。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。《史记.卷一二七.褚少孙补.日者传》:「宋忠、贾谊瞿然而悟,猎缨正襟危坐。」宋.苏轼〈赤壁赋〉:「苏子愀然,正襟危坐而问客曰:『何为其然也?』」也作「整襟危坐」。
近:态度严肃
反:摇头摆脑
【解释】襟:衣襟;危坐:端正地坐着。整一整衣服,端正地坐着。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宋忠、贾谊瞿然而悟,猎缨正襟危坐。”
【示例】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,~和我对话起来。 ◎郭沫若《学生时代·到宜兴去》
百度百科
正襟危坐
正襟危坐,读音:zhèng jīn wēi zuò,汉语成语;释义:襟:衣襟;危坐:端正地坐着。整一整衣服,端正地坐着。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。出自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宋忠、贾谊瞿然而悟,猎缨正襟危坐。”
[成语解释]襟:衣襟;危坐:端正地坐着。整一整衣服,端正地坐着。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。
[典故出处]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宋忠、贾谊瞿然而悟,猎缨正襟危坐。”
[ 近义词 ]整衣危坐、肃然危坐
[ 反义词 ]威义不肃
[成语举例]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,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。 ★郭沫若《学生时代 到宜兴去》
[常用程度]常用
[感情色彩]褒义词
[语法用法]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
[成语结构]偏正式
[产生年代]古代
[成语正音]正,不能读作“zhēnɡ”。
[成语辨形]坐,不能写作“座”。
[成语辨析]正襟危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