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是:
月
日 生肖
〔正人君子〕〔释义〕原来是指品行端正的人。现在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
〔出处〕《旧唐书·崔胤传》:“胤所悦者,阘茸下辈,所恶者正人君子,人心悚惧,朝不保夕。”
〔例句〕◎鲁迅《三闲集·文艺与革命》:“人被压迫了,为什么不斗争?正人君子者深怕这一着,于是大骂‘偏激’之可恶。”
◎唐弢《文苑闲话》:“内容百分之九十九在痛骂他所怨恨的‘正人君子’。”
〔近义〕仁人志士
仁人君子
谦谦君子
〔反义〕衣冠禽兽
不逞之徒
〔辨析〕“正人君子”有时用于讽刺那些假装正经,实则无道德的人;“仁人君子”一般不这样用。
〔用法〕用于褒义,但用来讽刺时带有贬义。《成语大词典》
① 〔正人君子〕指品行端正的人,有时也用来讥讽假装正经的人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
(1).品行端正的人。《新唐书·张宿传》:“ 宿怨 执政不与己,乃日肆谗惎,与 皇甫鎛 相附离,多中伤正人君子。” 元 戴善夫 《风光好》第一折:“我头顶儒冠,身穿儒服,乃正人君子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这 顾提控 不是贪财好色之人,乃是正人君子。” 巴金 《秋》四九:“你们还好意思在我面前冒充正人君子。”
(2).用以讽刺道貌岸然,假装正经的人。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·上海所感》:“这种情形,很使正人君子们愤慨,就给了他们一个徽号,叫作‘愚民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