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〔自圆其说〕【词源】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五回:“(史其祥)踌躇了好半天,只得仰承宪意,自圆其说道:‘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,作不得准的。’”
【词由】清军管带萧长贵,率领军船巡行海边,一天夜里,遇到了海盗,萧长贵及众士兵吓得到处躲藏。幸好有外国兵船路过,捕获了十三名,并将海盗送交中国处理。南京制台马上与侯补道史其祥商量如何处置海盗一事。制台主张通过外国人,听听外国人的意见。史其祥则坚决主张由中国行使主权。这样,制台面孔都板了。史其详一想不妙:毕竟自己是下属,人家是制台;主权不主权,关自己甚么事,用得着我们干着急!踌躇了好半天,只得仰承宪意,自圆其说道:是我一时胡涂,作不得准的。最后,史其祥又想出了一个两全的法子,即一面惩处几个为首的大盗,表示维护了中国的主权;一面送几个过去,表示对外国人帮助捕盗的回敬。
【词义】把自己的看法或谎话说得周密、圆满,使人找不到破绽。圆:圆满、全面。
【书证】曹禺《王昭君》:“哈哈,单于殿下,你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了吧!”王若望《饥饿三部曲》:“朱刚老早发觉不是牛肉干,但老张还竭力自圆其说,说什么‘这是日本出的牛肉干’,弄得王蕾在一旁要笑也不能笑。”《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》
〔自圆其说〕能提出理由,使自己的说法没有自相矛盾和破绽之处。清方玉润《星烈日记》七十:“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,实难自圆其说。”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五幕:“哈哈,单于殿下,你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了吧。”《汉语成语大辞典[上辞]》
〔自圆其说〕能提出理由,使自己的说法没有自相矛盾和破绽之处。
◎清方玉润《星烈日记》七十:〔引〕“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,实难自圆其说。”
◎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五幕:〔引〕“哈哈,单于殿下,你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了吧。”《汉语大词典》
〔自圆其说〕〔释义〕圆:使圆满,使周全。把自己的论点(或谎话)讲得周全,使之没有破绽。
〔出处〕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五回:“(史其祥)踌躇了好半天,只得仰承宪意,自圆其说道:‘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,作不得准的。’”
〔例句〕◎浩然《山水情》:“罗小山支支吾吾,一时间编不出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敷衍过去了。”
◎叶君健《火花》:“马老三沉默了一会儿,故意制造一种紧张气氛,同时他也利用这沉默的一瞬间,尽快编织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。”
〔反义〕自相矛盾《成语大词典》
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
能提出理由,使自己的说法没有自相矛盾和破绽之处。 清 方玉润 《星烈日记》七十:“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,实难自圆其説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五幕:“哈哈,单于殿下,你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