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日 生肖

暴风骤雨的拼音及正确的读音

  • bàofēngzhòu
基本解释

〔暴风骤雨〕1: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
◎《西游记》第六九回:〔引〕“有雌雄二鸟,原在一处同飞,忽被暴风骤雨惊散。”
◎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·农民问题的严重性》:〔引〕“很短的时间内,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、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,其势如暴风骤雨,迅猛异常。”
2:比喻声势浩大、发展迅猛的革命群众运动。
◎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〔引〕“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,要一场暴风骤雨。这不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。”
◎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:〔引〕“元茂屯百分之八十的人们参加了斗争……黑天白日,大会小会,屯子里又卷起了暴风骤雨,向封建猛攻。”《汉语大词典》


〔暴风骤雨〕暴:猛烈。骤:急速。迅急而猛烈的风雨。
◎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六九回:“有雌雄二鸟,原在一处同飞,忽被暴风骤雨惊散。”
◎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一四章:“而后,暴风骤雨,酷暑炎阳,露营夜晚的痛苦与烦恼,蚊虫像雷鸣一样的袭击,泥泞、汗水,这一切和同岳大壮的争吵搅缠起来,像迷雾笼罩着他。” 
▲也作“骤雨暴风”。
◎清·张德彝《三述奇》卷八:“入夜,骤雨暴风一阵,近日天气屡变,昨暖如春,今热似夏矣。”
◎比喻激烈的斗争或浩大的声势。
◎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二部一〇:“黑天白日,大会小会,屯子里又卷起了暴风骤雨,向封建猛攻。” 
▲也作“暴风疾雨”。
◎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三九回:“那番子见势头勇猛,正要逃走,二百人卷地齐来,犹如暴风疾雨。”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


〔暴风骤雨〕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《西游记》第六九回:“有雌雄二鸟,原在一处同飞,忽被暴风骤雨惊散。”
比喻声势浩大、发展迅猛的革命群众运动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“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,要一场暴风骤雨。这不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。”《汉语成语大辞典[上辞]》


〔暴风骤雨〕现代长篇小说。周立波著。全书分两部。第1部1947年10月完稿,东北书店1948年4月初版。第2部1948年12月完稿,东北书店1949年5月初版。1949年10月,本书列入“中国人民文艺丛书”,分上、下两册,由北京新华书店出版发行。1952年4月,人民文学出版社合并出版。《暴风骤雨》反映的是1946—1948年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。1946年10月,周立波抵哈尔滨,旋即赴珠河县(尚志县)参加土改工作。1948年7月,又先后到拉林、苇河、呼兰等县深入生活。本书是作者根据这一时期的生活创作出来的。第1部描写1946年“五四指示”下达后土改斗争第一阶段的农村变革,着重展现了贫苦农民同汉奸、地主韩老六的斗争。作品从萧祥率领土改工作队进元茂屯写起,中经发动群众、建立农会、斗争韩老六等曲折复杂的过程,到斗争取得初步胜利,萧祥离开元茂屯结束。第2部描写1947年10月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颁布后在农村所展开的新的斗争。萧祥带领工作队二进元茂屯。在工作队的帮助下,积极分子郭全海等人,重新夺回了农会领导权,清除了农会中的腐败分子,广大农民分得了胜利果实。全书在农民纷纷报名参军、保卫胜利果实的热烈气氛中结束。作品正确地把握住了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,历史地真实地再现了震撼中国大地的伟大土改斗争。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农民形象。苏联B·卢得曼娜指出,《暴风骤雨》在艺术上的成就之一,是作品“描绘出许多中国农村的典型人物”,“最明显的例子是马车夫老孙头,周立波如此喜爱这个形象,以致用他贯串整个作品”。老孙头这个滑稽鬼和快活的打诨者,是肖洛霍夫的格内米雅其谷地的西奚卡老爹的“亲兄弟”(《〈暴风骤雨〉俄译本第一版前言》)。赵玉林、郭全海的艺术形象,也较好地显示了翻身农民的精神风貌。作品的语言单纯、明快、简洁,具有较为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。《暴风骤雨》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3等奖。俄译本由苏联B·卢得曼娜和B·卡林罗柯娃翻译,1951年由莫斯科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。作者:刘增杰。出自:马良春,李福田总主编。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八卷。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。1991。第6238-6239页。。《中国文学大辞典》


〔暴风骤雨〕〔释义〕骤:急速。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。也比喻来势迅猛、声势浩大的运动或行动。
〔出处〕◎《老子》第二三章:“飘风不终期,骤雨不终日。”
◎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九回:“雌雄二鸟,原在一处同飞,忽被暴风骤雨惊散。”
〔例句〕◎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很短的时间内,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、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,其势如暴风骤雨,迅猛异常。”
◎程潜《辛亥革命前后回忆片断》:“未到正午……各部队都争先恐后地纷乱溃退。这场暴风骤雨的战斗不终朝而风消云散。”
〔近义〕狂风暴雨
急风暴雨
〔反义〕和风细雨
〔辨析〕见“狂风暴雨”。
〔也作〕◎飘风骤雨
◎暴风疾雨《成语大词典》

详细解释
教材解释

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,比喻声势浩大。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


参考解释

(1) [violent storm and gusty rain]∶暴:突然而猛烈的。骤:急。迅猛的大风大雨有雌雄二鸟,原在一处同飞;忽被暴风骤雨惊散。——《西游记》(2) [tempest]∶亦比喻猛烈的行动或运动暴风骤雨 bào fēng zhòu yǔ(1).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《西游记》第六九回:“有雌雄二鸟,原在一处同飞,忽被暴风骤雨惊散。” 毛泽东 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·农民问题的严重性》:“很短的时间内,将有几万万农民从 中国 中部、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,其势如暴风骤雨,迅猛异常。”(2).比喻声势浩大、发展迅猛的革命群众运动。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“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,要一场暴风骤雨。这不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:“ 元茂屯 百分之八十的人们参加了斗争……黑天白日,大会小会,屯子里又卷起了暴风骤雨,向封建猛攻。”


古文书证
  • 1、(课文)读读写写《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读读写写》:... 奠定 挚爱 钟爱 分崩离析 暴风骤雨 第1课《社戏》  钳 撮 偏...
  • 相关造句
  • 1、一路暴风骤雨,一路坚强不屈,铁树始终昂着头,好像在骄傲地说: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。
  • 2、做一叶扁舟,独自去迎战暴风骤雨
  • 3、这一次,我仿佛亲眼看到了暴风骤雨中的一代诗圣——杜甫。
  • 暴风骤雨的拼音图片
    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