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乐府《近代曲》名,属宫调曲。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,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。
2.唐代软舞曲名。
〔凉州〕1:乐府《近代曲》名,属宫调曲。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,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。
◎唐王昌龄《殿前曲》之二:〔引〕“胡部笙歌西殿头,梨园弟子和《凉州》。”
◎唐杜牧《河湟》诗:〔引〕“唯有《凉州》歌舞曲,流传天下乐闲人。”
◎《新唐书·礼乐志十二》:〔引〕“而天宝乐曲,皆以边地名,若《凉州》、《伊州》、《甘州》之类。”
2:唐代软舞曲名。
◎唐苏鹗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〔引〕“志和遂于怀中出一桐木合子,方数寸,中有物,名蝇虎子,数不啻一二百焉。其形皆赤,云以丹砂啖之故也。乃分为五队,令舞《凉州》。”
◎唐段安节《乐府杂录·舞工》:〔引〕“软舞曲有《凉州》、《绿腰》、《苏合香》、《屈柘》、《团圆旋》、《甘州》等。”《汉语大词典》
〔凉州〕西汉置,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东汉治陇县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、宁夏、青海三省区湟水流域,陕西省定边、吴旗、凤县、略阳等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等地。建安十八年(213年)并入雍州。三国魏初复置,移治姑臧县(今甘肃武威市)。魏晋以后辖境仅及今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辖境仅有今甘肃省永昌以东、天祝以西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武威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凉州。北宋天圣六年(1028年)改西凉府。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
〔凉州〕凉州 亦作“梁州”。唐宋大曲名。其舞蹈属软舞。起源于西凉(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)。唐代此曲遍数很多,一般裁剪使用。宋代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有(凉州歌)散序三遍、排遍二遍。词曲里有[菩萨梁州]、[小梁州],似即从此曲发展而来。《大辞海》
(1).乐府《近代曲》名,属宫调曲。原是 凉州 一带的地方歌曲, 唐 开元 中由 西凉府 都督 郭知运 进。 唐 王昌龄 《殿前曲》之二:“胡部笙歌西殿头,梨园弟子和《凉州》。” 唐 杜牧 《河湟》诗:“唯有《凉州》歌舞曲,流传天下乐閒人。”《新唐书·礼乐志十二》:“而 天宝 乐曲,皆以边地名,若《凉州》、《伊州》、《甘州》之类。”(2). 唐 代软舞曲名。 唐 苏鹗 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“ 志和 遂於怀中出一桐木合子,方数寸,中有物,名蝇虎子,数不啻一二百焉。其形皆赤,云以丹砂啗之故也。乃分为五队,令舞《凉州》。” 唐 段安节 《乐府杂录·舞工》:“软舞曲有《凉州》、《緑腰》、《苏合香》、《屈柘》、《团圆旋》、《甘州》等。”